活动中心
92图赏鉴国内收藏的各釉色建盏标本
图片
大量标本的观察总结,小到胎骨特征、大到建盏釉面工艺,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。
笔者从国内各机构所藏建盏标本中选择了具代表性建盏釉色标本(如曜变、油滴、兔毫、乌金釉、茶叶末釉等)加以介绍, 以飨读者。
一、宋代建窑曜变束口盏(3/4整器标本)
图片
▲宋代建窑曜变束口盏(3/4整器标本),内壁,尺寸:口径12.5cm,高度6.8cm,杭州古越会馆藏
标本来源:2009年,杭州原东南化工厂处出土,藏家方肖鸣将搜集到的曜变建盏残片、修复成如今的3/4残器。
此建盏标本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曜变残盏,填补了中国境内未发现曜变的空白。
图片
▲宋代建窑曜变束口盏(3/4整器标本),外壁,尺寸:口径12.5cm,高度6.8cm,杭州古越会馆藏
图片
▲宋代建窑曜变束口盏(3/4整器标本),外壁,尺寸:口径12.5cm,高度6.8cm,杭州古越会馆藏
此曜变建盏标本面积较大、拼合后几乎为3/4整器,虽约有四分之一的部分残佚,但圈足几乎都保存下来,茶盏原本的器形也相当清楚。
该盏器型为经典南宋束口盏,深腹浅足,铁胎坚实,底釉绀黑。施釉肥厚,釉泪自然垂坠,极为精美。
图片
▲宋代建窑曜变束口盏(3/4整器标本),内壁,尺寸:口径12.5cm,高度6.8cm,杭州古越会馆藏
器内壁的曜变斑纹在自然光下呈现出彩色虹霓,有如梦幻般的光彩,格外鲜丽惑人。
图片
▲宋代建窑曜变束口盏(3/4整器标本),内外壁对比,尺寸:口径12.5cm,高度6.8cm,杭州古越会馆藏
盏内外斑纹差异明显,外壁乌黑绀黑只有零星几点曜变斑,内壁斑圆润、三五成群、规则不一。
二、宋代建窑银蓝油滴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蓝油滴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标本为银蓝油滴,盏内油滴呈浅蓝、银白色交叠渐变;圆润、硕大,状鳞密布于盏内。
三、宋代建窑银蓝油滴撇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蓝油滴撇口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标本为撇口盏,乌金底釉可见银蓝色、硕实油滴斑,如鹧鸪鸟胸前的斑点;油滴金属感强,随光线熠熠生辉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蓝油滴撇口盏(标本) 内壁
四、宋代 建窑银蓝油滴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蓝油滴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标本为撇口盏,口沿外撇,舒展匀停,造型优美雅致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蓝油滴盏(标本) 内壁
盏内外油滴斑纹大小不一,油滴呈浅蓝、银白渐变,釉面金属感强,平整如镜,光可鉴人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油滴盏(标本) 外壁
因内外壁还原气氛不同,外壁油滴分布较稀松,似隐非隐,幽居于黑色底釉中。
五、宋代 建窑银油滴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油滴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标本,釉面玻化佳,莹润温和。银油滴漫如浮萍,自口沿至盏心,从大渐小,由疏到密,嶙峋聚壑,三五成群。
图片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油滴盏(标本) 外壁
六、宋代 建窑银油滴撇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油滴撇口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标本,釉面玻化佳,莹润温和。银油滴小而饱满,串珠成线,满布盏身,密集成群,匀称有序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油滴撇口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油滴撇口盏(标本) 外壁
七、宋代 建窑银油滴束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油滴束口盏(标本) 内壁
该建盏标本内壁油滴斑圆润、精巧,立体感强,如漫天银雪,飞舞灵动。
盏外壁油滴析晶更为明显,更为饱满,金属感极强,质感如琥珀般剔透,银光似玉。
▼宋代 建窑银油滴束口盏(标本) 外壁
图片
八、宋代 建窑黄色串珠油滴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黄色串珠油滴盏(标本) 内壁
盏内外油滴,由于自然窑变,油滴分布别致,如串珠一般的油滴,由棕褐、黄褐到金色变幻,疏密有致,形成特别的艺术形态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黄色串珠油滴盏(标本) 外壁
九、宋代 建窑褐油滴撇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油滴撇口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标本非常特别,盏中心析出条达、细长、清晰的兔毫纹,靠近口沿为饱满的油滴斑密布口沿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油滴撇口盏(标本) 外壁
外壁细看油滴饱满,远观排列成线;釉水肥厚,形成多个釉泪,尽显建盏流动之美,欲滴未滴。
十、宋代 建窑褐油滴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油滴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油滴盏(标本) 外壁
法拉利老板 20);border-right-color: rgb(11, 14, 20);border-bottom-color: rgb(11, 14, 20);background-color: rgb(49, 61, 84);margin-top: 10px;line-height: 1.75em;">十一、宋代 建窑油滴束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油滴束口盏(标本) 内壁
该建盏标本内壁油滴斑圆润、饱满,分布有序,散聚如萍,灵动雅致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油滴束口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油滴束口盏(标本) 外壁
十二、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宋代兔毫三色标本,从此建盏碎片,虽残破,可清晰见一道彩毫穿过,左边是褐兔毫,右边是银兔毫,可见窑内气氛剧烈变化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十三、宋代 建窑银兔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胎体厚实,铁胎质密,由盏心可见底釉莹润、绀黑,银兔毫条达有力,形态锐利,呈放射线状分布于盏身,立体感强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十四、宋代 建窑银兔毫盏(标本)
图片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此盏银兔毫条达挺拔,疏密有致,分布匀称规整。银白兔毫与绀黑底釉对比分明,是宋时流行的经典兔毫盏,品相出众,十分难得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十五、宋代 建窑银兔毫束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兔毫束口盏(标本) 内壁
此盏气质古雅端庄,釉面玻化佳,平整如镜。银兔毫内隐,与绀黑底釉对比分明,势如雨下,细密有致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兔毫束口盏(标本) 外壁
十六、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,“供御”底款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此盏兔毫条达有力,似瀑如流,倾泄而下。由外壁可见施釉饱满,在极度高温下,底釉乌黑金亮,釉泪自然垂流,灵姿动态,十分精美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活动中心 14, 20);border-right-color: rgb(11, 14, 20);border-bottom-color: rgb(11, 14, 20);background-color: rgb(49, 61, 84);margin-top: 10px;line-height: 1.75em;">十七、宋代 建窑黄兔毫束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黄兔毫束口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胎体厚实,铁胎质密,底釉绀黑。黄兔毫呈放射线状分布于盏身,立体感强,疏密有致,分布规整,浓淡相宜。
图片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黄兔毫束口盏(标本) 外壁
十八、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黄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此盏釉面呈色黄褐,莹润温和。黄兔毫自盏底至口沿放射状分布,黄兔毫立体明晰,排布紧密,盏心聚留的绀黑底釉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黄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黄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十九、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二十、宋代 建窑兔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银彩蓝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此盏为兔毫盏,底釉绀黑,釉面莹润。银蓝兔毫如纱绢薄浮盏面,分布均匀,疏密有致。
二十一、宋代 建窑褐兔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兔毫盏(标本) 内壁
自口沿至盏底,呈柿红、浅褐、绀黑变幻,兔毫条达绵长,分布紧密,十分雅致。
图片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兔毫盏(标本) 外壁
二十二、宋代 建窑褐兔毫撇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兔毫撇口盏(标本) 外壁
此建盏标本为撇口盏,腹部曲线柔美,气质端庄大方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兔毫撇口盏(标本) 外壁
盏内外褐兔毫细长条达,分布密集、边界清晰,整体斑纹匀称美观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褐兔毫撇口盏(标本) 外壁
二十三、宋代 建窑乌金釉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乌金釉盏(标本) 内壁
从断面处,可见此建盏标本胎体厚实,釉面绀黑莹润,镜面感强。开片纹如冰裂,盏面隐约有点状斑零星疏落,颇有宇宙深邃感。
二十四、宋代 建窑乌金釉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乌金釉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乌金釉盏(标本) 外壁
二十五、宋代 建窑乌金釉束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乌金釉束口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乌金釉束口盏(标本) 外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乌金釉束口盏(标本) 外壁
二十六、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 内壁
在窑内高温下窑变成几乎整器的茶叶末釉色。镜面光洁莹润,玻化效果好,盏内外均有开片,纹如冰晶四裂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 外壁
二十七、宋代 建窑茶叶末敛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茶叶末敛口盏(标本) 内壁
此建盏标本为敛口盏,釉面莹润,茶叶末色泽浓厚,晶莹剔透下时隐时现条达兔毫。
二十八、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 外壁
二十九、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 内壁
图片
▲宋代 建窑茶叶末盏(标本) 外壁
三十、宋代 建窑柿红釉盏(标本,带匣钵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柿红釉盏(标本) 内壁
柿红釉是宋代素简、古朴的釉面。色调温暖,像柿子成熟的颜色,颇受当今人喜爱。
从几只宋代柿红釉建盏标本来看,釉色流畅均匀,几乎没有其他颜色断面,盏面/盏心偶有少许兔毫纹。
图片
▲宋代 建窑柿红釉盏(标本) 内壁
三十一、宋代 建窑柿红釉束口盏(标本)
图片
图片
图片
三十二、宋代 建窑柿红釉撇口盏(标本)
图片
图片
图片
三十三、宋代 建窑灰被釉束口盏(标本)
图片
▲宋代 建窑灰被釉束口盏(标本) 外壁
灰被釉在宋代建盏釉色体系中属于半生烧釉色,由于色如蒙灰,故名。但因整体气质古朴,现代人也有人青睐。
三十四、宋代 建窑半生烧敞口盏(标本)
图片
图片
三十五、宋代 建窑乌金釉鹧鸪斑盏(标本,二次施釉)
图片
图片
三十六、宋代 建窑乌金釉鹧鸪斑束口盏(标本,二次施釉)
图片
图片
图片
三十七、宋代 建窑灰被釉鹧鸪斑盏(标本,二次施釉,供御底款)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交流购盏
图片
微信id:2970846335
推荐阅读:
→建盏的品控到底有多难?
→62图欣赏中国历代盏托,实用与美观并存
→千年传承 | 70图欣赏油滴建盏古今名品
喜欢就点右下角
▼▼▼